從泥土豆到雪白的粉末的4步旅程
一、清洗:把“泥土豆”變成“凈土豆”
1.螺旋輸送機
作用:把地里的鮮薯連續、均勻地送進生產線,避免人工上料的忽多忽少。
注意:帶速可調,過快會磨損皮帶,過慢則下游設備“吃不飽”。
2.滾筒預洗機+鼠籠式洗薯機
作用:滾筒預洗先沖掉大塊泥沙,鼠籠洗薯機再像“洗衣機”一樣翻滾摩擦,把芽眼、凹坑里的泥洗凈。
關鍵參數:水壓≥0.25 MPa;滾筒轉速12–15 rpm;鼠籠內襯尼龍刷,壽命約800 h。
3.轉籠清洗(可選)
如果原料含砂量高,再加轉籠,利用離心力把砂粒甩到外壁排出,降低后續除砂器負荷。
二、破碎:把“凈土豆”打成“土豆漿”
1.錘式粉碎機
作用:高速旋轉的錘片把土豆瞬間打成≤0.5 mm的漿渣混合物,細胞壁破裂率≥95%,淀粉才能游離出來。
注意:篩網孔徑1.2–1.5 mm;電機功率隨產能線性增加,5 t/h線配110 kW。
2.漿渣泵+漿渣分離機
作用:泵把漿渣送到分離機,通過離心力把纖維(渣)和淀粉乳(漿)初步分開。
維護:泵殼每班沖洗一次,防止淀粉沉積導致葉輪失衡。
三、旋流:把“粗淀粉乳”提純成“精淀粉乳”
1.除砂器
作用:利用旋流原理把比淀粉粒重的砂粒甩到壁面排出,保護下游高速旋轉的旋流器。
排砂時間:PLC定時30 s/次,砂中含淀粉≤0.5%。
2.旋流器組(12–18級)
作用:多級逆流洗滌,把蛋白質、細纖維、灰分逐級洗掉,淀粉乳濃度從8–10°Bé提升到18–20°Bé,白度提高3–4個點。
關鍵控制:進料壓力0.6–0.8 MPa;單級壓降≤0.05 MPa;溫度保持38–42℃,防止微生物繁殖。
3.真空脫水機
作用:把精淀粉乳抽成含水≤38%的濕濾餅,為烘干做準備。
濾布:聚酯單絲,透氣量≥800 L/m²·min,壽命約1200 h。
四、烘干:把“濕濾餅”變成“干粉”
1.氣流烘干機
原理:濕濾餅被高速熱氣流瞬間分散成微粒,水分在2–3 s內蒸發,出料溫度≤55℃,淀粉無糊化風險。
關鍵參數:熱風溫度140–160℃;風速18–20 m/s;脈沖布袋除塵器過濾面積≥120 m²。
2.成品包裝
冷卻螺旋把干粉降到室溫后進入自動包裝機,每袋誤差±50 g,內置金屬檢測與重量復檢。
從泥土豆到雪白的粉末,只需清洗、破碎、旋流、烘干四步。現代旋流器工藝讓傳統沉淀池成為歷史,也讓你在短時間、小場地里收獲高品質的土豆淀粉。 |